18F-氟乙酸酯的自動放射合成與臨床前體內評估

Automated Radiosynthesis and Preclinical in Vivo Evaluation of 18F-Fluoroacetate

Skye Hsin-Hsien Yeh(葉信顯,國防醫學院醫學院暨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腦研究中心), Chi-Wei Chang(張智偉,普瑞默), Tsung-Hsun Yu(游宗勳,​​國防醫學院醫學院暨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腦研究中心), Wen-Sheng Huang(黃文盛,振興醫院正子影像中心)

本研究海報已發表於2023年第34屆國際醫療創新與技術醫學會年會(iSMIT 2023)

此項前瞻性研究的動機在於[11C]-醋酸因其較短的物理半衰期在臨床應用上存在限制,因此旨在開發並驗證一種符合cGMP標準醋酸的18F標記類似物,即18F-氟乙酸酯([18F]FACE)。

透過自定義的自動合成模組和Eckert-Ziegler模組合成,分別合成[11C]-醋酸和[18F] 氟乙酸酯,並將其注射到六隻ICR小鼠體內。接著利用動態PET和MRI成像對其進行定量分析。與[11C]-醋酸相比,[18F]氟乙酸酯的表現出不同的動力特性,並且在器官中積累速度較快。這項研究成功建立了自動合成[18F]氟乙酸酯的方法,並符合cGMP標準。


目前的研究結果顯示,[18F]氟乙酸酯有望成為PET影像研究或臨床應用中[11C]-醋酸的有價值替代品,可用於評估心臟、腫瘤等各組織氧化代謝。

該研究前身由放射藥物技術長張智偉博士於其在台北榮民總醫院任職期間主導。然而,由於研究限制,該項目在張智偉博士退休後並未繼續進行,且亦無其他醫院應用。

儘管如此,普瑞默生技重視並支持此項研究。因此,與國防醫學院醫學院暨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腦研究中心葉信顯老師合作,旨在為為影像研究與臨床應用提供更穩定且效果更佳的診斷藥物。